Backend-Development
  • Introduce
  • 操作系统和Linux
    • 操作系统基础
      • 进程
      • 进程间通信
      • 线程 & 协程
      • 调度
      • 互斥 & 同步
      • 死锁 & 饥饿
      • 内存管理
      • 文件系统
      • IO
    • Linux
      • Linux共享内存
      • Linux进程的内存空间布局
      • 僵尸进程和孤儿进程
      • 用户态和内核态
      • Linux进程调度算法
      • 理解inode
      • Linux进程间通信
      • Linux虚拟文件系统
      • CPU亲和性
      • 零拷贝技术
      • Linux IO栈
    • Linux常考命令
      • 管道和重定向
      • 文本处理三剑客
      • 文件和目录管理
      • 进程&内存&CPU管理
      • 用户&组管理
      • 网络管理
    • Linux系统调用
      • 内存
      • 进程
    • Linux系统编程
      • Linux堆内存管理
      • pthread库
    • Shell编程
  • 网络通信与网络编程
    • 计算机网络
      • 应用层其他协议
      • 应用层之DNS协议
      • 应用层之HTTP/3协议
      • 应用层之HTTPS协议
      • 应用层之HTTP协议
      • 传输层之UDP协议
      • 传输层之TCP协议
      • 网络层其他协议
      • 网络层之IP协议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 网络编程
      • cookie、session、token
      • TCP的粘包问题
      • 幂等性
      • 网络IO模型
      • 多路复用IO
      • Socket编程
      • 高并发服务器
    • Linux网络编程之底层
      • 传输控制块TCB
      • TCP数据发送之tcp_sendmsg()
      • TCP选项之MSS
    • 网络安全
    • Nginx
    • Wireshark
    • Libevent
  • 数据库
    • 数据库相关概念
    • 关系数据库设计范式
    • SQL
      • 初级SQL
      • 中级SQL
      • 高级SQL
    • Redis
      • Redis数据结构
      • Redis数据类型
      • 数据持久化
      • 雪崩 & 击穿 & 穿透
      • 主从复制
      • Redis集群
    • MySQL
      • MySQL数据类型
      • 事务
      • 事务隔离
      • 存储引擎
      • MyISAM与InnoDB
      • 锁机制
      • 索引
      • 联合索引
      • 主从复制
      • MySQL集群
      • MySQL使用总结
    • MongoDB
      • 启动与停止
      • 查询
    • Memcached
  • 组成原理和体系结构
    • 定点数 & 浮点数 & 内存
    • 体系结构
  • 编译和调试
    • 编译原理
    • Gdb调试
    • 内存屏障
    • 编译器优化
    • make/Makefile
    • cmake
    • 交叉编译
    • C++单元测试
    • 单元测试之Google Test
  • 设计模式
    • 设计模式
    • “组件协作”模式
  • 其他
    • 正则表达式
      • 基本正则表达式
      • 扩展正则表达式
    • Git版本控制
      • 提交代码
      • 常用命令
    • 编码和字符集
    • Vim用法
    • 一文解“锁”
    • 无锁技术
    • 面试中的“锁”
  • 面试题
    • 计算机网络面试题
    • 操作系统面试题
    • 数据库面试题
    • 其他面试题
    • 场景题总结
    • 智力题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 字节
  • 字符
  • 编码规范
  • 字库表
  • 编码字符集(字符集)
  • 字符编码(编码方式)
  • 常见的编码规范
  • ASCII码
  • GBK
  • ISO-8859-1
  • Unicode
  • 编码和解码
  • 解码
  • 编码

Was this helpful?

  1. 其他

编码和字符集

Previous常用命令NextVim用法

Last updated 4 years ago

Was this helpful?

字节

字节是计算存储容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我们知道计算机只能识别1和0组成的二进制位。一个数就是1位(bit),为了方便计算,我们规定8位就是一个字节。

字符

字符和字节不太一样,任何一个文字或符号都是一个字符,但所占字节不一定,不同的编码导致一个字符所占的内存不同。

例如:标点符号+是一个字符,汉字我们是两个字符,在GBK编码中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在UTF-8编码中一个汉字占3个字节。

编码规范

计算机只能识别0和1的二进制数,为了显示字符,国际组织就制定了编码规范,希望使用不同的二进制数来表示代表不同的字符,这样电脑就可以根据二进制数来显示其对应的字符。

字库表

一套编码规范不一定包含世界上所有的字符,每套编码规范都有自己的使用场景。而字库表就存储了编码规范中能显示的所有字符,计算机就是根据二进制数从字库表中找到字符然后显示给用户滴,相当于一个存储字符的数据库。

例如:几乎所有汉字都保存在GBK编码规范的字库表中。所以可以显示汉字,但法语,俄语并不在其字库表中,所以GBK不能显示法语,俄语等不包含在其中的字符。

编码字符集(字符集)

在一个字库表中,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对应的二进制地址,而编码字符集就是这些地址的集合。

例如:在ASCII码的编码字符集中,字母A的序号(地址)是65,65的二进制就是01000001。我们可以说编码字符集就是用来存储这些二进制数的。而这个二进制数就是编码字符集中的一个元素,同时它也是字库表中字母A的地址。我们根据这个地址就可以显示出字母A。

结论:字符集和字库表一一对应,相互转换,这是电脑识别字符的关键。

知道字库表和编码字符集后,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二进制地址来得到字符了。

但直接使用字符对应的二进制地址来显示文字是十分浪费的,Unicode 编码规范中包括了几百万个字符,想要包括几百万个不同的字符,起码需要3个字节的容量,为了方便将来扩展,Unicode还保留了更多未使用的空间,最多可以存储4个字节的容量。

因此为了区分每个字符,哪怕是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1111这种其实只占了1个字节的字符,我们也要为他分配4个字节的空间,这就导致一个可以用1G保存的文件,现在需要4G才能保存,这是极其浪费的做法。

于是程序员制定了一套算法来节省空间,而每种不同的算法都被称作一种编码方式(下文中为了便于理解都将使用编码方式来称呼字符编码)。一套编码规范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编码方式,不同的编码方式有不同的适应场景。

例如:UTF-8就是一种编码方式,Unicode是一种编码规范。此外,Unicode还有UTF-16,UTF-32这两种编码方式。不同的编码方式节约的空间不同。

总结:一个较短的二进制数,通过一种编码方式,转换成编码字符集中正常的地址,然后在字库表中找到一个对应的字符,最终显示给用户。

ASCII码,是最早产生的编码规范,一共包含00000000~01111111共128个字符,可以表示阿拉伯数字和大小写英文字母,以及一些简单的符号。可以看出ASCII码只需要1个字节的存储空间,最高位为0。后被称为(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它没有特定的编码方式,直接使用地址对应的二进制数来表示,非要说那就叫他ASCII 编码方式。

GBK全称《汉字内码扩展规范》,支持国际标准ISO/IEC10646-1和国家标准GB13000-1中的全部中日韩汉字。GBK字符集中所有字符占2个字节,不论中文英文都是2个字节。 没有特殊的编码方式,习惯称呼GBK 编码。一般在国内,汉字较多时使用。

ISO-8859-1收录的字符除ASCII收录的字符外,还包括西欧语言、希腊语、泰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对应的文字符号。因为ISO-8859-1编码范围使用了单字节内的所有空间,在支持ISO-8859-1的系统中传输和存储其他任何编码的字节流都不会被抛弃。换言之,把其他任何编码的字节流当作ISO-8859-1编码看待都没有问题。这是个很重要的特性,MySQL数据库默认编码是Latin1就是利用了这个特性。ASCII编码是一个7位的容器,ISO-8859-1编码是一个8位的容器。由此可见,ISO-8859-1只占1个字节,且MySQL数据库默认编码就是ISO-8859-1,有时,tomcat服务器默认也是使用ISO-8859-1编码,然而ISO-8859-1是不支持中文的,有时这就是在浏览器上显示乱码的原因。

从以上几种编码规范可以看出,各种编码规范互不兼容,且只能表示自己需要的字符,于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决定制定一套全世界通用的编码规范,这就是Unicode。

Unicode包含了全世界所有的字符。Unicode最多可以保存4个字节容量的字符。也就是说,要区分每个字符,每个字符的地址需要4个字节。这是十分浪费存储空间的,于是,程序员就设计了几种字符编码方式,比如:UTF-8,UTF-16,UTF-32。

最广为程序员使用的就是UTF-8,UTF-8是一种变长字符编码,注意:UTF-8不是编码规范,而是编码方式。

UTF-8的编码规则表:

Unicode 十六进制码点范围

UTF-8 二进制

0000 0000-0000 007F

0xxxxxxx

0000 0080-0000 07FF

110xxxxx 10xxxxxx

0000 0800-0000 FFFF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0001 0000-0010 FFFF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如上表所示,对于只需要1个字节的字符,UTF-8采用ASCII码的编码方式,最高位补0来表示。

例如:01000001我们就是用01000001来表示,对于一个字节的字符,其实就是直接使用地址表示。

而对于n个字节的字符(n>1),即大于一个字节的字符,采用第一个字节前n位补1。第n+1位填0,后面字节的前两位一律设为10。剩下的没有提及的二进制位,全部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

例如:汉字严的Unicode码是4E25转换成二进制就是00000000 00000000 01001110 00100101有效位共15位,根据上表可知使用UTF-8字符编码后占3个字节,因此前3位是1,第4位(n+1位)是0,后面两个字节中每个字节的前两位都是10,即1110 xxxx 10 xxxxxx 10xxxxxx。填充进去后就变成了1110 0100 10 111000 10 100101共计24位占3个字节。

由此可见,英文在UTF-8字符编码后只占1个字节,中文占了3个字节。

一串二进制数,使用一种编码方式,转换成字符,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解码。就像解开密码一样,程序员可以选用任意的编码方式进行解码,但往往只有一种编码方式可以解开密码显示出正确的文字,而使用错误的编码方式,产生其他不合理的字符,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乱码!

一串已经解码后的字符,我们也可以选用任意类型的编码方式重新转换成一串二进制数,这个过程就是编码,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加密过程,无论使用哪一种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最终都是产生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数,但如果编码规范的字库表不包含目标字符,则无法在字符集中找到对应的二进制数。这将导致不可逆的乱码!例如:像ISO-8859-1的字库表中不包含中文,因此哪怕将中文字符使用ISO-8859-1进行编码,再使用ISO-8859-1进行解码,也无法显示出正确的中文字符。

因此,乱码就是编码和解码使用的编码方式不一致,或者编码时其字库表中不包含相应字符所导致的结果。

以java语言为例,我们先将一串中文字符串使用UTF-8 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变成字节数组,然后将字节数组打印出来:

String chinese="汉";
//使用UTF-8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byte[] bs = chinese.getBytes("UTF-8");
for (byte b : bs) {
	System.out.print(b+" ");
}

结果:

-26 -79 -119

可以看出,1个汉字变成了3个字节,证明了1个汉字在UTF-8编码方式下占3个字节。继续将字节数组用UTF-8 编码方式进行解码:

//使用UTF-8编码方式进行解码。
String utf8 = new String(bs,"UTF-8");
System.out.println(utf8);

结果:

汉

解码后正确的显示了中文字符汉字。但如果我们使用GBK进行解码:

//使用GBK编码方式进行解码。
String gbk = new String(bs, "GBK");
System.out.println(gbk);
123

结果:

姹?

说明使用错误的解码方式就会乱码。

如果将汉字使用ISO-8859-1进行编码 ,然后解码:

String chinese = "编码方式";
//使用ISO-8859-1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byte[] bs = chinese.getBytes("ISO-8859-1");
for (byte b : bs) {
	System.out.println(b + " ");
}
//使用ISO-8859-1编码方式进行解码。
String iso = new String(bs, "ISO-8859-1");
System.out.println("\n"+iso);

结果:

63 63 63 63 
????

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汉字,使用ISO-8859-1编码后,都变成了63。

字符编码(编码方式)

常见的编码规范

ASCII码

GBK

ISO-8859-1

Unicode

编码和解码

解码

编码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