幂等性
Last updated
Last updated
在HTTP/1.1规范中幂等性的定义是:
Methods can also have the property of “idempotence” in that (aside from error or expiration issues) the side-effects of N > 0 identical requests is the same as for a single request.
从定义上看,HTTP方法的幂等性是指一次和多次请求某一个资源应该具有同样的副作用。幂等性属于语义范畴,正如编译器只能帮助检查语法错误一样,HTTP规范也没有办法通过消息格式等语法手段来定义它,这可能是它不太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但实际上,幂等性是分布式系统设计中十分重要的概念,而HTTP的分布式本质也决定了它在HTTP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什么需要幂等性呢?我们先从一个例子说起,假设有一个从账户取钱的远程API(可以是HTTP的,也可以不是),我们暂时用类函数的方式记为
withdraw的语义是从account_id对应的账户中扣除amount数额的钱;如果扣除成功则返回true,账户余额减少amount;如果扣除失败则返回false,账户余额不变。值得注意的是:和本地环境相比,我们不能轻易假设分布式环境的可靠性。一种典型的情况是withdraw请求已经被服务器端正确处理,但服务器端的返回结果由于网络等原因被掉丢了,导致客户端无法得知处理结果。如果是在网页上,一些不恰当的设计可能会使用户认为上一次操作失败了,然后刷新页面,这就导致了withdraw被调用两次,账户也被多扣了一次钱。如图所示: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一是采用分布式事务,通过引入支持分布式事务的中间件来保证withdraw功能的事务性。分布式事务的优点是对于调用者很简单,复杂性都交给了中间件来管理。缺点则是一方面架构太重量级,容易被绑在特定的中间件上,不利于异构系统的集成;另一方面分布式事务虽然能保证事务的ACID性质,而但却无法提供性能和可用性的保证。
另一种更轻量级的解决方案是幂等设计。上面的withdraw显然不满足幂等性,但我们可以一些技巧将它变成幂等的,比如:
create_ticket的语义是获取一个服务器端生成的唯一的处理号ticket_id,它将用于标识后续的操作。idempotent_withdraw和withdraw的区别在于关联了一个ticket_id,一个ticket_id表示的操作至多只会被处理一次,每次调用都将返回第一次调用时的处理结果。这样,idempotent_withdraw就符合幂等性了,客户端就可以放心地多次调用。
基于幂等性的解决方案中一个完整的取钱流程被分解成了两个步骤:1.调用create_ticket()获取ticket_id;2.调用idempotent_withdraw(ticket_id, account_id, amount)。虽然create_ticket不是幂等的,但在这种设计下,它对系统状态的影响可以忽略,加上idempotent_withdraw是幂等的,所以任何一步由于网络等原因失败或超时,客户端都可以重试,直到获得结果。如图所示:
和分布式事务相比,幂等设计的优势在于它的轻量级,容易适应异构环境,以及性能和可用性方面。在某些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幂等设计往往是唯一的选择。
HTTP协议本身是一种面向资源的应用层协议,但对HTTP协议的使用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RESTful
的,它把HTTP当成应用层协议,比较忠实地遵守了HTTP协议的各种规定;另一种是SOA
的,它并没有完全把HTTP当成应用层协议,而是把HTTP协议作为了传输层协议,然后在HTTP之上建立了自己的应用层协议。本文所讨论的HTTP幂等性主要针对RESTful
风格的,不过正如上一节所看到的那样,幂等性并不属于特点的协议,它是分布式系统的一种特性;所以,不论是SOA
还是RESTful
的Web API设计都应该考虑幂等性。下面将介绍HTTP GET、DELETE、PUT、POST四种主要方法的语义和幂等性。
HTTP GET
方法用于获取资源,不应有副作用,所以是幂等的。比如:GET http://www.bank.com/account/123456
,不会改变资源的状态,不论调用一次还是N次都没有副作用。请注意,这里强调的是一次和N次具有相同的副作用,而不是每次GET的结果相同。GET http://www.news.com/latest-news
这个HTTP请求可能会每次得到不同的结果,但它本身并没有产生任何副作用,因而是满足幂等性的。
HTTP DELETE
方法用于删除资源,有副作用,但它应该满足幂等性。比如:DELETE http://www.forum.com/article/4231
,调用一次和N次对系统产生的副作用是相同的,即删掉id为4231的帖子;因此,调用者可以多次调用或刷新页面而不必担心引入错误。
比较容易混淆的是HTTP POST和PUT。POST和PUT的区别容易被简单地误认为“POST表示创建资源,PUT表示更新资源”;而实际上,二者均可用于创建资源,更为本质的差别是在幂等性方面。在HTTP规范中对POST和PUT是这样定义的:
The POST method is used to request that the origin server accept the entity enclosed in the request as a new subordinate of the resource identified by the Request-URI in the Request-Line. …… If a resource has been created on the origin server, the response SHOULD be 201 (Created) and contain an entity which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the request and refers to the new resource, and a Location header.
The PUT method requests that the enclosed entity be stored under the supplied Request-URI. If the Request-URI refers to an already existing resource, the enclosed ent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one residing on the origin server. If the Request-URI does not point to an existing resource, and that URI is capable of being defined as a new resource by the requesting user agent, the origin server can create the resource with that URI.
POST所对应的URI
并非创建的资源本身,而是资源的接收者。比如:POST http://www.forum.com/articles
的语义是在http://www.forum.com/articles
下创建一篇帖子,HTTP响应中应包含帖子的创建状态以及帖子的URI
。两次相同的POST请求会在服务器端创建两份资源,它们具有不同的URI
;所以,POST方法不具备幂等性。
而PUT所对应的URI
是要创建或更新的资源本身。比如:PUT http://www.forum/articles/4231
的语义是创建或更新ID为4231的帖子。对同一URI
进行多次PUT的副作用和一次PUT是相同的;因此,PUT方法具有幂等性。
在介绍了几种操作的语义和幂等性之后,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Web API的形式实现前面所提到的取款功能。很简单,用POST /tickets来实现create_ticket;用PUT /accounts/account_id/ticket_id&amount=xxx
来实现idempotent_withdraw。值得注意的是严格来讲amount参数不应该作为URI
的一部分,真正的URI
应该是/accounts/account_id/ticket_id
,而amount应该放在请求的body中。这种模式可以应用于很多场合,比如:论坛网站中防止意外的重复发帖。
HTTP PATCH方法是非幂等的。因为,PATCH提供的实体则需要根据程序或其它协议的定义,解析后在服务器上执行,以此来修改服务器上的资源。换句话说,PATCH请求是会执行某个程序的,如果重复提交,程序可能执行多次,对服务器上的资源就可能造成额外的影响,这就可以解释它为什么是非幂等的了。
举个例子:
此时,我们服务端对方法的处理是,当调用一次方法,更新部分字段,将这条ticket记录的操作记录加一,这次,每次调用的资源是不是变了呢,所以它是有可能是非幂等的操作。